广东外语外贸大学logo 广外继续教育学院通用英语培训部 明德尚行 学贯中西
系部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系部新闻>>正文

教学工作心得——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

日期:2016年11月14日 15:45  作者:薛萍  点击: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三年教学弹指一挥间,从教前我们用各种理论武装好了自己,执教后慢慢将理论上的认识付诸到了实践来指导教学,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了对认识的理解。对此,作为仍处于新手阶段的一线教师,我主要有两点心得体会。
  一、“一万小时定律”是很强的精神动力
  “一万小时定律”由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提出,即要成为某个领域专家,需要花1万小时,其实早在中国就有“十年磨一剑”一说,两者道理共通。以前对此只停留在认识层面,直到工作后进入专业领域才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种很能激励人坚定努力、面对挫折不气馁的认识。譬如当我们面对与自己期待中有所差异的学生时,虽然中间教学可能跌跌撞撞,但如果内心有此定律的支撑,自己内心会强大很多。
  当然,1万小时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授同样的内容,没有任何提高的重复虽然也能让自己提高一定的水平,例如起码对教材更加熟悉了,但却不会让自己达到顶尖级水平,所以需要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即刻意训练的目标——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以适当的难度在自己的能力边缘,通过不断犯错、反思而获得精进的技能。K. Anders Ericsson发表的一篇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指出:顶尖级的专家有一个重要特点超强的执行能力,也就是通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来突破水平的瓶颈。下图(源于上述文章)是我们进入某个领域后,不断提升自己时所经历的阶段:初期可能提升不明显,当达到一定程度后提升速度明显加快。

  所以虽然自己教了三年的书了,但其实还只能算是“新手”阶段。作为新手阶段的老师,首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未来达到专家水平,除此之外便是积极有目的性的实践提高,并且善于阶段性总结,不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行为。例如我在教“高级英语”这门课时(去年是第一次教,今年第二次),由于文章基本都是文学作品,在第二次备课过程中,明显发现并修改了第一次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对自己设计的warming-up部分的背景信息、导入案例进行了诸多补充,对文章的说理性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将此理解渗透到了课堂中进行讨论,例如“年青一代的四个选择”的现实意义,全世界备受争议、近年来在国内也引人关注的“安乐死”道德伦理法律方面的考量,“布里尔小姐”中对老年孤独的关怀等。同时,前段时间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高级英语的状态,调整自己的节奏。
  与其他专业领域不同,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主客体之间的高度互动,教师真正要面对的不是电脑屏幕上的ppt,任凭自己随意修改,而是一群活生生有主体意识思想的人,所以反馈是尤为重要的,也就引出了我第二个加深了的认识:“备学生”。
  二、真正地“备学生”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作为自学考试的教学,当然还要备考题。从最初教学专注备教材,到现在在教学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几个备中,学生是唯一有思想的、变化莫测,是最难备又是格外重要的。在试过诸多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性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或许就是我应该改变自己的时候。“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尤其是教授应试内容,与其期待学生不断去满足达到自己的要求,不如自己放下教师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自己做什么努力能让学生更能消化学习的新内容。例如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深有感触,也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教授外贸函电时,尽管信件比较简单、内容也较容易理解,但认真分析完信函让学生完成写作后,在下节课回顾提问时绝大多数同学如同失忆般哑口无言,顿时自己内心涌上无限的愤怒和失望,这种情绪很糟糕影响了自己一天的心情,同时也后悔自己不该发火。冷静下来反思了一下,既然教了他们三年了,也看到学生虽然有改变但仍然是微乎其微的,设身处地想一下,学生要考、学的科目很多,作业也很多,那不如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一下知识巩固方式,能课上解决的不带到课下去,所以在新的单元我采取了新的方式,单元内容基本讲完后,我将原文的信件每一句话及课上补充的概念性知识都拆分了出来,打乱顺序,同时通过备考题、根据常考点,将这些内容做成统考中的填空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当然每个单元还会给学生补充写作的练习,课堂内容学完后,留给学生时间去完成信件的知识点巩固及整体的写作。虽然效果有待观察,但至少看到学生认真去做,心理也欣慰了许多。
  作为老师我们会觉得也经常对学生说“学习不是给我学的,你得自觉去复习”,但如果明知道学生不会自觉,那是否应该仍然坚持这种让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形式呢?换言之,作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大家各有所见,依我所见,无论课后作业不作业,哪种方式有利于他们消化吸收提高,就是适合他们的吧。多年的学习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只能说帮助他们改变,但恐怕很难强迫得了,或许需要这个老师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不妨试一下将问题在课上一起解决,课后让他们多一些时间发展自己爱好的事情,学习其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
  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不停反思,只有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才可以获得提高,不停做好自己。最近全社会提倡“工匠精神”,其实也是类似道理,以“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个细节。很多专家和普通从业者之间的差别,可能仅仅是某些细节上的,但是很多细节的积累,就表现出水平的差异。不过,文中的一些认识是我的思考体会,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多交流。

上一条:大学城分部第一届英语故事演讲比赛顺利举行 下一条:我写我心其乐无穷


关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外高等继教学院 公开学院 广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 广外考试中心
Copyright@2010-2015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 OPEN COLLEGE,GDUFS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公开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