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2日下午,学历教学部特别邀请了继续教育学院何勇斌院长在三教220为成教学生举办了题为“英语单词的奥秘--谈如何扩大词汇量”的专题讲座,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对英语词汇的兴趣,并帮助大家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讲座由林碧玲主任主持。

何勇斌在讲座中
讲座一开始,何院长饶有兴趣地与同学们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单词游戏,目的在于试探在座同学们的词汇量。看着屏幕上一串串貌似英语的单词,如akh, phat, hoicks, grigri, xylyl等等,全场一片哑然,正当同学们个个目瞪口呆之时,何院长以顺水推舟之势引出了讲座的主题,向同学们一一解开英语单词的奥秘。何院长指出,英语词汇量之所以这么丰富和庞大,主要是由于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其中主要是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挪威语、荷兰语等等,几乎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对英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接着何院长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我们汉语对英语词汇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讲到中式英语“Chinglish”单词的不断涌现的现象,何院长也特别强调,中式英语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国际人士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影响跨文化交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何院长特意为同学们展示了德国青年Oliver Lutz Radtke(中文名纪韶融)在2007年出版的关于《Chinglish- Found in Translation》的小册子中他在中国大街小巷收集到的各类Chinglish的例子,一方面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醒中国学生要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水平,因为有些中式英语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令人担忧。
那么,面对如此庞大和丰富的英语词汇,中国学生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单词,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何院长指出,一个人的“词汇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掌握的数量依次递增:能说的词汇(speaking vocabulary)、能写的词汇(writing vocabulary)、能读的词汇(reading vocabulary)、能猜的词汇(guess vocabulary),前两个层次属于能够应用的积极词汇(active vocabulary), 后两个层次属于不一定能够应用的消极词汇(passive vocabulary)。接着何院长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大量鲜活的例子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英语构词法、归类法、音节分类记忆法、谐趣记忆法、字母组合联想记忆法等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尤其在谈到谐趣记忆法时,他认为可以根据英语读音、词形、词义的关系, 利用诙谐、荒诞的曲解来记忆词汇,既省时、又有趣,还能发挥想象力。这么一来,“Nepal” 尼泊尔这个单词就可以通过浪漫的想象变成Never Ever Part As Lovers (恋人永不分离) ,一个个妙趣横生、惟妙惟肖的例子,引得全场笑声不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座无虚席的讲座现场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很快就结束了,何院长以他渊博的学识、幽默诙谐的语言引领同学们一起探寻英语词汇的奥秘,让大家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既让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也掌握了很多记忆单词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也必将使大家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