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如何能把这种教学手段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呢?据定义,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自考体系的课程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与正规本科教学有所区别,明显的体现在考核方式不同且考核目标有所降低;如在综合英语(二)的考试大纲中就明确规定:考核目标:词汇:认知词汇5500-6000,熟练掌握其中的2500左右常用词及其最常用的搭配和短语;语法:对英语的基本语法有准确、清楚、完整的认识;阅读:能读懂常见体裁的中等水平非专业题材的英语材料,并能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的意思。写作:要求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法基本正确、用词基本得当。翻译:译文较为通顺。(徐克容:613-614)重点考核目标为前三项,即词汇、语法和阅读。
其次,根据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很多在校自考学生存在着学习自主性不强,自学能力较差,依赖性强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布置合理数量的预习作业,锻炼学生查阅字典,尤其是英语字典的能力,并定期进行检查,将之与课堂表现成绩挂钩;在课中需要积极进行提问,但问题不易太难,只是确认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进度、把握学习重点;在课后还要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反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课程的讲解方式,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再次,教学方式要多样,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懒于张口说英语,一方面是自身能力有限,不自信所致,另一方面也许是教师的督促和鼓励不够到位。课堂实践证明单一的填鸭式、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只能满足部分浑水摸鱼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大多数积极认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敢于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如单词领读、两人对话、段落概括、看视频答问题、口头翻译等等,充分体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大学英语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具体英语能力、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更要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及全面看问题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期毕业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
总之,启发式教育要求教师多潜心研究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水平和需求,也要求学生能尽量跟上教师的启发,积极配合课堂活动和回答老师提问,还需在更多的课堂实践中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徐克荣. 《综合英语二》.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