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迈入校园的日子,同学们目标各异但都心怀梦想,朝气蓬勃,当然还有那享受了漫长的暑假而没有倒过“时差”的同学们。能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习是一个难逢的机会,这里有绿树成荫的小道,沁人心鼻的花草,平易近人的老师,知书达理的学长等等。这一切都让怀着求学的我们,有了一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冲劲。
来到这个既陌生有熟悉的课堂,陌生的是,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一科科陌生的课程,一位位陌生的老师......熟悉的是,回到在教室里的时光,回到一个大家庭的生活,回到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每晚熬夜的日子......
来到校园,就不得不面对一科科未曾涉及的课程,既然迈向了求学的过程,免不了疑惑与迷茫。一开始,我们有着相当一部分上课认真,心态积极,如饥似渴般的学习者;也有部分同学学风散漫,毫无目标,走马观花般的看书。但是在一个月后的现在,之前那些学风不正,旷课迟到的现象已经在逐渐减少。这是班级的主流风气所影响,老师,班委与学习积极的同学是这股正能量共同的缔造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一门陌生的课程,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接受与理解,离不开一位好老师,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一位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的老师。幸运的是,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优秀,负责,专业,全心全意。我们的系主任杨妙新老师,一位和蔼可亲,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杨老师教我们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对我们是那么的陌生。可是,杨老师却用如她名字般的教学风格:奇妙,新颖。将我们带入一个金融的世界,让我们从最基本的金融常识接受并理解,什么是国际金融,国际金融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生活,经济的影响。金融影响生活,生活体现金融。在金融世界中,我们知道了,汇率,经常项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律......就这样,在一位有知识的女性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国际金融,了解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这一门的课程是由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的一位“大叔”—伍雁南老师授课。上他的课有种毕生难忘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风趣幽默,在上课时,除提问外,课堂保持着一股轻松的感觉,这是来源于伍老师的肢体语言及形态,让学习这门功课的我们,在最舒适的状态下,学习,理解它;第二,鼓励不断,人呢,是需要鼓励的,而我们敬爱的伍老师,恰恰是鼓励高手,在回答问题时,总给回答者最真诚的鼓励,让我们的同学勇于回答;第三,那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普通话发音与流利的英语。同样,在伍老师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下,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也是渐入佳境。再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程,教我们的是一位带着眼镜,短发的,热爱生活,热衷阅读的一位博学老师,陈琳。她总是孜孜不倦的教着我们,对待这门课程,我们学生的态度,不是那么的好,上课总是开小差,玩手机一大片,都是“特困生”,但陈琳老师依旧保持教师的职业操守,讲着她不知讲过几遍的课程。提醒我们做笔记,向我们推荐书本,如;《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水知道答案》等等。陈琳老师像是我们的图书馆。
做为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我们,掌握一门外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教我们英语的是莫妙老师,口语非常好,流利,发音纯正,一位阅历丰富,感恩的女性。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的英语,正在一点,一点的进步着,俗语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莫妙老师的细心,我们学生的恒心,相信这门外语会是我们未来生活的一把“利器”。做为一名教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老师,身上总是有一种使命感,做为一名共产党,这位老师,坚实自己的立场,带我们领略了一场思想风暴!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立场,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社会主义。告诉我们,在困难时,不放弃;在成功时,不忘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未来的学习路上,我们会加倍努力,持之以恒,在老师的提醒下,上课专心听讲,课时认真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第一学期开设的这些课程,对大部分同学还是会觉得吃力些。但总体上,大家都是比较努力,勤奋。但是需要时间去理解,消化。学习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往往其中的过程让人苦不堪言,但还是要怀着热情,享受其中的乐趣。没有付出,哪来回报。